全部最新消息
-
科誠x科瑋 種樹活動
雖然不在台灣,但7月19日科誠、科瑋公司在淡水沙崙的種樹活動,還是辦得非常順利成功。
這次種下的樹種,包括草海桐、苦檻藍、苦林盤以及厚葉石斑木,都是耐風、耐鹽又耐旱的濱海樹種。
感謝愛種樹公司全體同仁的努力,也感謝福智青年軍的大力協助,有你們真好。科誠x科瑋 種樹活動more -
福智青年愛種樹團 x 愛種樹義工團 種樹活動
今天我們帶著福智青年愛種樹團、愛種樹義工團,一起到林口嘉寶海岸的斜坡上,種下2,000株百合花。
很多朋友會擔心,這麼漂亮的百合花在開花時,會不會被愛花人士挖回去?我說不必擔心,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,除非我們種的百合花,真的很不漂亮。
我這樣講,並不是鼓勵大家來挖我們種的百合花。我要表達的意思是,即便有人喜歡我們種的百合花,硬要把他們挖回去,我們仍然會繼續做(種),我們認為該做的事情(種百合花)。
這幾天的種樹活動,都是借用保賜宮作為集合的場地。所以要將場地歸還給他們時,也必須將場地清理乾淨。
感謝福智青年,我們除了一起種樹、種百合花,也一起整理環境。福智青年愛種樹團 x 愛種樹義工團 種樹活動more -
力格運動健復中心種樹活動
今日與力格運動健復中心的健身教練們,一起在淡水沙崙海岸,種植5株紅色木蓮花(又稱辛夷)、25株台灣百合以及40株草海桐。
這次的活動主要是由力格的店長Sara所發起,她主動去找有心的企業與個人,募集了一筆經費,今天大家才有這個機緣一起來種樹。
令人訝異的是,總教練甘思元竟然也蒞臨現場,他全身壯碩的肌肉,讓所有人都敬佩不已。健身教練不分男女,每位都很厲害,不到一個小時,所有的苗木都被種完,而且種得漂漂亮亮。
因為颱風即將入境,為了避免木蓮花被颱風吹倒,我們將大部分的葉片都先修剪掉,希望颱風過後,他們能快速的成長。也希望未來除了天后宮,淡水沙崙也可以看到漂亮的木蓮花。力格運動健復中心種樹活動more -
台灣大學醫學院梅樹揭牌儀式
4月19日的第二場活動,是台灣大學醫學院兩棵梅樹的揭牌儀式。
這是一場很特別的活動,因為梅樹已經種好了,大家只是做一個揭牌的贈送儀式,但是校長、副校長、院長、副市長、盛弘公司總裁,大家都來了。
令人感動的是,來的貴賓平均年齡是超過80歲的長輩,有人還是推著輪椅來的,顯見這場活動對大家的重要性。
活動過程中雖然只有拍照與閒話家常,但是大家都露出滿意的笑容。愛種樹公司是一間很容易滿足的公司,看到大家高興我們就高興,看到大家快樂我們也跟著快樂。台灣大學醫學院梅樹揭牌儀式more -
盛弘醫藥 x 敏勝醫療 x 台大種樹活動
4月19日的第二場活動,是台灣大學醫學院兩棵大梅花樹的揭牌儀式。
這是一場很特別的活動,因為梅樹已經種好了,大家只是做一個揭牌的贈送儀式,但是校長、副校長、院長、副市長、盛弘公司總裁,大家都來了。
令人感動的是,來的貴賓平均年齡是超過80歲的長輩,有人還是推著輪椅來的,顯見這場活動對大家的重要性。
活動過程中雖然只有拍照與閒話家常,但是大家都露出滿意的笑容。愛種樹公司是一間很容易滿足的公司,看到大家高興我們就高興,看到大家快樂我們也跟著快樂。
40年前,他們只是一棵可愛的小樹苗,40年後他們是人見人愛的大樹。
40年前,你可能不知道種樹的重要性,40年後的今天,歡迎你一起來種樹。
兩棵大梅花樹,非常的壯觀,也非常的漂亮。歡迎大家有空的時候,可以來台大醫學院聞書香、賞梅樹、吃梅子。
盛弘醫藥 x 敏勝醫療 x 台大種樹活動more -
長榮海運114年度種樹活動
4月19日我們在淡水沙崙與長榮海運120位大、小志工,一起種下1,200株台灣原生種的苗木。
長榮海運第5年與愛種樹公司合作推動海岸造林,所種下的苗木將近6,000株,這是一間令人敬佩的企業。
今天天氣炎熱,我們雖然有澆水,但實在是太熱了,澆下去的水可能很快就被蒸發掉。所以,我們一直期待老天爺趕快下雨。
老天爺似乎聽到我們求雨的聲音了,晚上就下起磅礡大雨。希望我們種下去的苗木,在雨聲還有大家的祝福聲中,都能快樂平安的長大。
長榮海運114年度種樹活動more -
現代財富科技有限公司種樹活動
昨天是植樹節,我們也在淡水沙崙種樹。這次是由現代財富公司與明倫高中20多位師生,一起參與種樹活動。
這次的活動由本公司的林副理擔任指揮官,他原本是憲兵連長,退伍後加入愛種樹公司的種樹團隊。連長以訓練新兵的方式,帶著同學們排出整齊的隊型,並操練向右看齊、向前看、捎息、立正,同學們也井然有序的配合著,讓大家覺得很不可思議。對同學們而言,這絕對是一次很難得的體驗。因為同學們除了種下人生的第一棵樹,也提前體驗當兵的辛苦與樂趣。
現代財富科技有限公司種樹活動more -
為何南極半島「綠化」可能不是好事?
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;羅真 編譯;陳文姿 審校
全球暖化,極地首當其衝。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,過去35年來南極半島快速綠化,植被覆蓋的面積暴增14倍,約等於1500個足球場的大小。在別的地區,綠化或許是好消息,但在南極,這可能會創造更適合外來種生長的環境,對原生植物有不良影響。
南極阿姆斯勒島(Amsler)島的Norsel Point。 圖片來源: Dan Charman
持續綠化,實際範圍可能更大
南極半島位在南極洲的西部,總面積約50萬公里。這裡緯度稍低,氣候相對溫和,不少科學研究站落腳於此。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,1950年以來,南極半島的氣溫已經上升了將近3°C。近年研究發現,這裡已經有開花植物蔓延,融雪表面上出現大片綠藻的現象。科學家也注意,苔蘚生長速度正在加快,但未掌握明確的面積。
新發表的研究是利用植物吸收紅光、反射近紅外線的特性,透過衛星資料來分析植被面積變化。結果顯示,1986年時,南極半島的植被覆蓋面積還不到1平方公里,但在2021年已增加到近12平方公里。換算下來,35年來約多了1500個足球場的面積。
這項研究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Exeter)、赫特福夏大學(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)、英國南極調查局(BAS)合作,10月刊登於《自然:地球科學》(Nature Geoscience)期刊。
研究的主要作者,艾克斯特大學自然地理學系羅蘭(Thomas Roland)指出,南極半島主要由冰雪及岩石構成,植物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,但這個小範圍正在快速增長。從這項研究可知,即便是在寬闊且孤立的南極荒原,也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。
蘇格蘭海洋科學協會(SAMS)生態學家戴維(Matthew Davey)告訴《CNN》,實際上,南極半島綠化的程度可能不僅於此。這項研究的測量方式主要針對較大、較綠的苔蘚植被,所以,地衣、草、綠色和紅色的雪藻這些植物的面積可能未被計入。
適應寒冷天氣的南極植物,在溫暖的天氣下,可能難以與外來種競爭。Ardley Island. 圖片來源:Dan Charman
綠化加劇外來種入侵機率
研究還發現,南極半島綠化的速度在近年加快。在長達35年的研究區間,近5年(2016年至2021年)加速了30%以上,每年新增植被面積約40萬平方公尺。
《衛報》報導,苔蘚自2016年起加速生長,恰巧是南極洲周遭的海冰開始顯著減少的時間。研究人員認為,溫暖的開放海域可能帶來更潮濕的條件,有利植物生長。而苔蘚在岩石上附著後,可能跟著帶來土壤,讓其它植物更容易進到南極。
在別的地區,綠化或許是好消息,但對南極來說,這可能會增加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。羅蘭解釋,植物的種子、孢子或其它部分,都可能經由遊客或研究人員的靴子與裝備進入南極。當然,候鳥或風也是外來種移入的途徑。
英國南極調查局保育科學家李(Jasmine Lee)告訴《自然》,南極的原生植物已經適應了酷寒的氣候。氣候暖化後,原生植物可能難以與外來物種競爭。
南極半島位在南極洲的西部,總面積約50萬公里。圖片來源:美國CIA World Factbook
南極半島植被面積變化,分別是1986年、2004年、2016年和2021年。每個六邊形代表5000平方公里。圖片來源:圖片來源:Roland, T.P., Bartlett, O.T., Charman, D.J. et al./Nature(CC BY 4.0)
參考資料
University of Exeter(2024年10月4日),Antarctic ‘greening’ at dramatic rate
Nature(2024年10月4日),Believe it or not, this lush landscape is Antarctica
Nature Geoscience,Sustained greening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observed from satellites,DOI:10.1038/s41561-024-01564-5
The Guardian(2024年10月4日),Antarctica is ‘greening’ at dramatic rate as climate heats
CNN(2024年10月4日),Scientists looked at images from space to see how fast Antarctica is turning green. Here’s what they found
※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為何南極半島「綠化」可能不是好事?more -
國泰綜合證券x國泰期貨種樹活動
我忘了向老天爺請求暫時不要下雨,結果就下雨了。
國泰林聖達副總說:昨天沒下雨,明天也不會下雨,就只有今天下雨。國泰證券、國泰期貨的貴賓們,只能穿著雨衣在雨天中種樹。
在雨天種樹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,大家種的非常開心,並相約明年再來種更多的樹。
國泰綜合證券x國泰期貨種樹活動more -
國家公園署:推動增匯、減碳因應氣候變遷非處理電力供應
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辦公廳舍整修設置屋頂太陽能光電板。(國家公園署提供)
2024/09/11 15:09
〔記者李文馨/台北報導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今(11)日表示,推動國家公園「增匯」、「減碳」行動,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、落實國家淨零碳排政策,並非處理電力供應問題;同時也強調,國家公園內建物屋頂增設太陽能板,目前僅評估於管理處辦公室、遊客中心進行,也非國家公園淨零碳排工作的主要內容。
國家公園署說明,台灣國家公園、重要濕地與海岸範圍占全國陸海域保育面積25.4%,是我國自然碳匯與碳吸存的關鍵場域。國家公園署透過「建置國家公園碳匯計畫」,盤整所轄各管理處等機關的碳排放源,估算自然碳匯,進而設定日後減碳策略及目標,以實踐國家淨零碳排藍圖。
國家公園署指出,為因應對全球氣候變遷,世界各國共同推動能源轉型,再生能源發展在國際間呈現出加速的趨勢。國家公園內運用再生能源不僅是減少碳排放量的重要方式,部分交通不便的建物如有再生能源設備,亦可避免電力中斷問題。
國家公園署表示,目前建物屋頂增設太陽能板,將依據生態、景觀條件評估後,由各管理處再於園區內遊客中心或辦公廳舍屋頂、停車場建置太陽能光電板,以提供自用的乾淨能源,還可成為環境教育的重要資源,未來將透過相關解說教育,借以鼓勵更多民眾參與節能減碳的行動,打造低碳永續的公部門典範場域。國家公園署:推動增匯、減碳因應氣候變遷非處理電力供應more -
綠地越多越涼爽、居民越健康?專家公開炎夏午後實測溫度
2024/08/23商周出版:著/林子平
你居住的社區周圍有公園嗎?全球許多學者研究發現,綠地對社區與城市降溫有顯著效果,綠地面積越大,降溫紅利也越多。 圖/unsplash
編按:你居住的社區周圍有公園嗎?全球許多學者研究發現,綠地對社區與城市降溫有顯著效果,綠地面積越大,降溫紅利也越多。而長期關注高溫與氣候調適的林子平教授,也在《溫度的正義》一書中也揭露台灣城市中的公園,在夏季午後的實際溫度與降溫效果。
公園綠地的降溫效果有多好?我們可以從3個重點來說。
首先,綠地內的氣溫,比非綠地區域更低。
英國學者回顧了全球30多篇論文發現,綠地的平均氣溫比非綠地(即市區)低了0.94℃,超過一半的綠地降溫效果約在1℃至2℃之間,效果好的可達3℃至6℃。葡萄牙學者在Coimbra城市中採用移動方式來進行溫度的量測。日間午後城市區氣溫為35℃,綠地區氣溫為32℃,低了3℃。墨西哥的研究則顯示公園面積愈大,氣溫愈低。2公頃的小公園比城市氣溫低0.6℃,10公頃的公園則低了1.3℃。
其次,綠地不只內部降溫,還能幫周圍的社區降溫。
國立新加坡大學黃玉賢(Wong Nyuk Hien)教授團隊在公園氣溫量測中發現,一個約12公頃的公園,可讓周圍的社區降溫約0.8℃,影響範圍大概在200公尺左右;而另一個較大的36公頃公園,對周圍的降溫效應達到1.5℃,影響範圍擴大至500公尺。
瑞典則在一個更大的哥德堡Slottsskogen公園(135公頃)的量測中發現,它的降溫效果可達3℃,影響範圍擴及1.5公里。這些結果顯示綠化面積愈大,得到「降溫紅利」的社區愈多。
最後,城市中綠覆率愈高,降溫效果愈好。
綠覆率代表一個城市內綠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,學者透過實測或模擬的方法發現,當綠覆率增加10%時,在幾個城市中分別可降低0.4℃(巴西坎皮納斯)、0.8℃(希臘雅典)、1.1℃(英國曼徹斯特)、1.3℃(美國鳳凰城),數值會因城市的氣候、地形、地表特徵而有差異。
提升綠覆率有助降溫嗎?都市公園溫度實測數字大公開!
過去我們研究團隊在台灣進行了一系列綠地降溫效果的實測與分析,讓我們以這些在地成果為例,檢視台灣的綠化是否同樣具備潛力,城市綠化是否足夠。
首先,在公園內部的降溫方面,在一個高溫夏季的午後,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內部的空氣溫度(33.3℃),比起附近烏日市區氣溫(36.2℃)低了2.9℃,效果驚人,其它像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、華中河濱公園,及高雄的中央公園,也都比附近市區低了2.4℃至2.8℃,而台南市因氣溫受到海風調節,水萍塭公園的氣溫只比市區低0.6℃左右,公園降溫效果不如其它城市。
其次,在公園周邊降溫方面,依模擬及實測結果顯示,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可讓鄰近住宅區降溫2.6℃左右,台南公園可讓周圍商業區降溫約0.5℃至2.4℃,公園降溫影響範圍大概在200到400公尺左右。另外,氣流也可以輸送公園的涼爽空氣給住在公園下風處的居民,讓他們更能享受到低溫綠地帶來的降溫紅利。
最後,在綠覆率與降溫的關聯性方面,在台北市每增加10%綠覆率,氣溫最多可下降1.2℃,台中市約可下降0.31℃,這顯示人工發熱(如空調與交通)愈高的城市,綠化的降溫效果愈好。
國內都市綠化不足 台北都會區綠覆率不到4成
若與國外研究相比,綠化對台灣城市的降溫成效卓著。那目前台灣都市的綠化覆蓋率是否足夠呢?
首先,綠覆率計算時,以往多以行政區(即地圖上縣市界線範圍)為評估範圍,不過,這種做法可能會涵蓋偏遠的郊區綠地。為了反映出市民居住、工作、活動頻繁的區域,故以都會區(指人口及建物皆密集的範圍)為評估範圍才更客觀。
以台北市為例,綠覆率在行政區內高達68.9%,但在都會區降至31.1%。這雖然在台灣的直轄市中已屬最佳,但如果與新加坡接近40%的都會區綠覆率相比,台灣的城市仍有進步的空間。
綠覆率是健康良藥?研究:綠地多的地區死亡率更低
若綠覆率不足,造成的不只是溫度上升的現象,還影響健康的公平性。
一篇刊登於著名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(Lancet)的論文指出,生活在綠地充裕區域的英國退休老人,死亡率比住在綠地不足地區的老人低了13%。作者Mitchell教授提到,貧窮常是危害健康的關鍵因素,如果可以提高環境的綠化量,將有助於弭平因社會經濟因素造成的健康負面影響。
簡單來說,綠化是弱勢者的健康良藥,有助於促進社會健康公平性。
成大吳治達教授過去參與許多國際上綠地與健康效益的研究。在針對波士頓醫療中心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死亡率的研究中,發現與前述英國研究類似的成果:若住家附近綠地多,缺血性中風者的存活率會較高。另一個在印尼的研究也顯示,綠地能降低非傳染性疾病(如缺血性中風、糖尿病、類風溼性關節炎)的風險。
「要讓都市降溫,增加綠地面積必定是優先策略!」吳老師認為,綠地造成的降溫效果,不但能提升人體舒適性,還可以促進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效益。
綠地多寡影響壽命和收入 但全台50鄉鎮未達WHO標準
不過,該如何具體描述綠化對一個人的好處呢?
吳老師的研究團隊將綠化的健康效益量化,分析了台灣鄉鎮綠覆率對於「壽命」及「收入」的影響。研究發現,依全台綠覆率的現況,可以延長國人6.1年的壽命,每年增加6000多萬元台幣的產值。
「不過,若依WHO(世界衛生組織)的規定,台灣目前約有50個鄉鎮未達WHO的綠地建議標準。」吳老師進一步說明,「當全台所有鄉鎮都符合WHO的綠覆率標準時,上述的壽命及收入都可增加10%,可見綠化的效益以及提升綠覆率的必要性。」
《溫度的正義:全球沸騰時代該如何消弭升溫所造成的各種不公?》。 圖/商周出版提供
本文摘自:《溫度的正義:全球沸騰時代該如何消弭升溫所造成的各種不公?》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出版日期:2024年6月綠地越多越涼爽、居民越健康?專家公開炎夏午後實測溫度more -
愛護環境從小做起 植樹為大地降溫
大愛電視報導
每年7月、最後一個星期天,是澳洲植樹日,當地的慈濟人、一起響應節日,參加植樹活動,不少人攜家帶眷一起出力,一個上午種了二、三十棵樹苗。
南半球冬天,星期天一早,大家全身包緊緊對抗寒風,卻不願錯過這場,辦在曼寧漢姆市的植樹活動。示範結束,磨拳擦掌動起來。澳洲植樹日活動,慈濟的旗幟在現場很醒目,志工每年都不落人後,呼朋引伴來響應。 第一次種樹,發現移苗真不簡單,寒冷中燃燒熱量,體重加跳躍,才能把樹洞挖好挖滿,不過有人採全家戰術,目標明確、效率驚人。植樹民眾李文惠:「我們應該種了,至少30棵以上吧,然後我們就是分工合作,爸爸挖土 然後我們,兒子就是把它(樹苗)放進去,然後把那個竹子,那個竹籤給弄好,然後我幫他寫名字。」
李文惠的先生Chatri :「我很享受做環保,對社區付出是很重要的事情,來教導我的兒子 跟下一代,關於保護環境很重要。」
小朋友是學習兼玩樂,體力不輸大人,完畢後,還寫上祝福,誠心希望地球、這個全世界的家,不要垮掉。植樹民眾廖乙任:「多種樹可以幫助環境,氧氣更多 讓空氣乾淨,我感到高興,因為我們種了這麼多樹。」
愛護環境從小做起 植樹為大地降溫more